Slide 1
Slide 1
Slide 1
和一公告
教学教研

素养导向·解题研究·单元学习 ——朝来校区历史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6-02                发布人:

本学期朝来校区历史组以教学质量年为契机,进行了“素养导向·解题研究·单元学习”为主题的教研和听评课活动。截止本周,第一阶段的课例展示已经完成。教研组长李秀兰老师带领大家对这一阶段的教研进行了复盘。

4月20日,王雪老师率先上课。王老师授课内容为《宋代的经济发展》,从“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引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旅游”,王老师还引导学生从统编教材封面认识清明上河图,整堂课从始至终都强调了统编教材的利用,充分挖掘教材信息,引导学生解读信息。同时,王老师还利用了地图册进行了学法指导。本堂课内容逻辑清晰,讲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初一学生的学情和接受能力,运用不同的问题连接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517日,葛丽莎老师针对初三一模中所教班级的薄弱项——观点说明类题目,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命题的基本逻辑、解题的基本思路、答案撰写的技巧三个维度进行展开,并一一讲授。该类题目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外化,有助于多层次、全方位的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素养进行定向考察。葛老师课程中注重题目的甄别,引导学生从观点和史实中逐一寻找联系,40分钟的课程,孩子们很好的掌握了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相信伴随着必要的练习,孩子们一定可以快速突破难点,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同日,李秀兰老师进行了一次《中国古代农业》的单元知识梳理。李老师指出,初三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基础史实有一定了解,但基础检测的结果表明,学生中有部分人对于一些历史史实出现遗忘、混淆,对于知识的时序发展不甚明确,知识记忆比较碎片化,不能建立相关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针对此问题,本课进行了细致复习。本节课从生产工具入手,引导学生回顾认识重要的生产工具。明确其发展的规律和进步的意义,经过分析归纳,概括史料对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进步意义,形成历史解释,从中国古代农业的角度理解文明传承的意义和作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40分钟的时间里,李老师逻辑立意、素养导向、技巧辅助、单元学习,给初三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历史盛宴。 

5月24日,张丽婷老师在录课教室上了《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史背景下》的复习课。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剖析了近期的复习薄弱点。本课通过知识梳理,从纵向上梳理相关的世界与中国的事件,从横向上梳理重大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把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大背景中来理解。本节课也重点练习了观点说明题,通过讲评,引导学生认识东西方的互动,培养其宏大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人生观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 

第一阶段的教研活动,既有收获,也有不足。比如关于如何能够更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平衡课堂练习和讲评等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一阶段我们将对这些问题继续钻研。教研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教师观念的认同和教学行为的跟进及改变,教研活动是教师间思维、观念、思想的交流,通过个体的课例展示,从具体的问题出发,贯彻优势,改进不足,相信通过细致的教研,历史组整体的水平会实现更大的提升。 

 

  撰稿人:高睿 

  供图人:高睿 

  审核人:李秀兰 

  核发人:张景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