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29 发布人:
为促进朝阳区优秀科研成果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引领作用和影响力,2024年4月25日下午,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承办,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协办的2024年朝阳区优秀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研讨活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和平街一中莲葩园校区召开。
与会领导与专家有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刘强、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李代远、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思政一体化项目成员(教研员)林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杨利娜;点评专家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祁志钢、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政治教研员刘曙光;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校长杨艳、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书记王月胜、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常务副校长曹成勇以及朝阳区相关干部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科研员李晓文主持。
研讨会伊始,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李代远致辞。他从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的高度指出科研引领和支撑的重要性,强调科研要基于问题解决,勉励全区教师齐心协力推动课改,助力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
和平街一中冯燕玲、高睿、安慧三位老师和八十中管庄分校的海军老师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做交流汇报。
冯燕玲老师的研究成果《增强价值认同:高中思想政治“主题+活动”教学实践与研究》荣获朝阳区第十九届教育教学2023年年度成果奖,并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冯老师从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等战略目标出发,提出并深入实践了增强价值认同的高中思想政治“主题+活动”教学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推广,该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区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海军老师围绕课题《以大单元教学为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为例》进行了汇报,该课题从小初高思政课程的整体设计角度出发,以大观念为内容要义,以大单元为组织形式,旨在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课题为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提供了范例,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睿老师汇报了其课题《中国近现代史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及其策略研究》的显著成果。高老师从育人目标、课程资源建设与实施、跨学科和单元教学等多个维度,明确了历史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从“过程、策略、技能”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国家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双循环机制。他的探索和创新,为我校历史学科中的近现代课程思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安慧老师汇报了《地理视角下普通高中国家安全教育策略研究》的实效成果。安老师基于课程资源的实践活动开展,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提出了地理视角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学校实施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随后,点评专家祁志钢教授和刘曙光老师分别对各位老师的成果进行了点评。祁教授首先肯定了四位教师的课题研究,他强调课题研究应以已有文献和《课标》为基础,并勉励老师们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的思政元素。刘老师肯定了四位教师的课题体现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并指出课题研究要着眼未来和实践,鼓励大家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对中央文件的学习及深入思考。
刘强书记发表总结讲话,祝贺四位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同时表达了对和平街一中近年来为优秀名师和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的肯定,并从中央、市区层面深入解读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学校整体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下,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平台进行思政研究,在区域内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新时代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才支撑贡献力量。
撰稿人:高睿
供图人:李辰涛
核校人:张劼
核发人:曹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