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11-21 发布人:
2019-11-18日,我校区北京市综合实践骨干教师李冬生完成了一次课题为《流动的扎染艺术 传承着民族精髓》的综合实践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课。有来自北京市远郊区县延庆、大兴、房山、门头沟、怀柔、昌平、通州区的老师听课和评课。
这是一节学生动手制作“扎染”的实践操作的课程。扎染技艺在2006被评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手工防染艺术。扎染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展示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物化的文化载体,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现象和印染文化史的痕迹。本节课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李老师分别用网络上、生活中和重大活动(70年国庆)中的扎染服装的图片,制作成视频进行播放。从不同的视角来引导学生们了解到扎染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认识到扎染技术已经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走上了中国的大舞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课程的亮点还要在学生的动手制作过程,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扎染的制作步骤、制作方法、扎染工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学生开始了兴奋的动手制作,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白色体恤,大方巾,五颜六色的染料等。学生们自己设计图案、自己折叠、捆扎、侵染、拧干、晾晒,打开展示,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是在兴奋中度过,他们相互帮助,提出建议。当老师把学生们的作品打开时,孩子们都报以热烈的赞许的掌声。每一名学生都制作了一件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孩子们感悟到成功的快乐。
在课后的研讨中,与会的老师们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专注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对李老师的专注、敬业、热爱精神都感到佩服,给远郊区县的老师起到了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