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1
Slide 1
Slide 1
和一公告
教学教研

“深化学区改革 • 优质共享发展”——和平街一中朝来校区举办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学区教研实践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 2019-12-06                发布人:

崔各庄学区自成立以来,在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借助专业机构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学区教研实践,大力促进了学区教师队伍快速成长,教研教学水平获得整体提升。为总结学区教研实践经验,125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学区联合主办的“基于学区化管理背景下的教研实践”研讨活动,在和平街一中朝来校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和平街一中小学部同时开展。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教委领导、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华师教育研究院专家、兄弟学区的小学和初中学段的教学牵头人、崔各庄学区各校的领导和老师,共计200余人。主要领导和专家有:朝阳教委基教一科科长曾广华、朝阳教研中心副主任郭峰、朝阳教研中心初中教研室主任康利、华师教育研究院的房涛院长、特聘专家徐世贵、王炳新等。

本次活动分为现场研讨交流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展示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现场研讨交流会由崔各庄学区副理事长安海霞主持。首先,是朝阳教研中心副主任郭峰致开幕词,他提到“朝阳教研中心一直思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支持学区的教研机制建设,教研室把视导工作分成三种类型,常规调研式视导、重点诊断式视导,而第三种则是今天在这里进行的主题式协同视导。

紧接着,崔各庄学区理事长陈秀珍做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报告——《基于学区化管理背景下的教研实践》。报告分别从“学区基本情况;学区化教研SWOT分析;成立教学研究机构,建立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提升教师素养;培养展示名师典范,深化学区教研”五方面,就学区教研探索与实践经验,做会议核心发言。既分享了学区教研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同时也列出了在学区内开展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引发参会人的共鸣和思考。

为展示学区教研实践成果,两位教师分别代表小学和初中分享了教研成长经验。第一位是来自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的左惠连,左老师以《从假繁荣到真课堂》为题,介绍了在她职业成长过程中面对三次焦虑时,来自学校、教研中心和学区三方教研对她的引领和帮助,实现了从假繁荣到真课堂的转变;第二位是来自北京市和平街一中朝来校区吝孟蔚,吝老师以《借力前行,为成长做乘法》为题,讲述了参加工作以来,学校、教研中心和学区开展的教研活动使她成倍成长,使她成为了一名研究型教师。研讨交流分享在教师认真的聆听中结束。

最后,曾广华科长总结发言,给予本次研讨高度评价,尤其是对崔各庄学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教研工作机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认为学区借助外部专业资源开展学区教师教研培训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本次研讨活动的第二部分是课堂研究活动展示,展示的形式为“同课异构”。共有小学三、六年级语、数、英学科,初中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体学科。共38节教研成果展示课,同时在和平街一中朝来校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和平街一中小学部进行。参会教师不仅踊跃听课,而且还在课后积极评课,每一个同课异构最后都由朝阳教研中心的专家进行总结指导。

半天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内容充实而有内涵,于此同时,也引发了在学区化建设探索道路上教育同仁的更多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改为教师带来新的成长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和有计划性的组织教师理解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并开展课堂教学落实的研究,是学区深化教研的任务。随着学区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学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学区教研实践已为学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踏出了一条实践之路,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未来仍需继续探索和完善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策略。多渠道为学区教师提供研修资源支撑,以整体构建学区教学研究平台,来提升学区教学教学研究质量。 

  

   

  参会领导、专家合影

   

  崔各庄学区副理事长安海霞主持

   

  崔各庄学区理事长陈秀珍主旨发言

   

  基教一科科长曾广华总结

   

  教研中心副主任郭峰致开幕词

   

  吝孟蔚老师汇报教研成果

   

  评课剪影

   

  听课剪影

   

  研讨会现场

   

  左惠连老师分享教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