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5-03 发布人:
然而在欢迎鼓舞背后,却是丹江口水库所在地河南南阳淅川县人民为北京人民解决用水困难做出的巨大牺牲。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为解决北京人民的用水困难,他们义无反顾的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一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淅川集中搬迁移民16.5万人,他们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为之动容。
为了感谢淅川人民对北京做出的巨大贡献,朝阳区根据国家部署对口支援淅川县,而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也成为对口支援的一个协作单位与淅川二中结成友好校。为了感谢淅川人民的深情,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淅川人民为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接受一次感恩教育,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一下艰苦的环境,
初入淅川,饮水思源
(图1)
淅川的天空开阔明朗,蔚蓝色的幕布上挂着几朵淡淡的白云,风轻轻地拂过每个人的脸颊。
淅川的美,是令人期待的。万丈高楼平地起,看着那些施工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未来高楼林立的淅川县。
淅川的美,是令人震撼的。连绵的山丘屹立在丹江水库的两边。孤鹜在水面上滑翔,远方的水面与长天共一色。
淅川的美,是令人感动的。清澈的湖面,与之相换的是几十万百姓的迁移,是诸多工厂的转移。为了保证水的质量,他们失去了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不仅使得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展开,更换得了丹江水库的美景。这,让人钦佩。
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高一(9)班毕芷涵
碧空青林绿水静,霜波皎云白船行。
空山白羊影星点,轻风携珠抚林峡。
飞光逝华流年尽,阔镜映影唯一舟。
不似人间应存景,当是云上仙殿湖。
------高一(7)班蒋慧美
坚定梦想,不忘初心
在淅川二中,师生们受到了热烈欢迎。淅川二中是一所有着3800多名学生、360多名教职工、65个教学班的完中校。这里教学环境虽不如北京,但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震撼,他们从早上5:40直至晚上10:20都陪在学生身边;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令人震撼,一间光线并不明、面积也不大的教室居然容纳了91名学生,桌椅摆放密密麻麻,教学秩序却井然有序。艰苦的学习环境,并没有阻挡住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图2)
而对于习惯在大城市优越条件下学习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5:40进班,6点开始早读,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不绝于耳。7:00早餐,5个食堂,近4000名学生有序就餐。一天13节课,学习十分充实。10:30准时熄灯,作息十分规律。随处可见的深情寄语,大到年级,小到个人的各项量化评比不断激励着同学们努力奋斗,不断进步。
(图3)
一同学习,一起交流。对比北京相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学们纷纷被淅川二中老师们的伟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吃苦精神感动着。
(图4)
(图5)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南水北调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项暖人心工程,最大受益者是北京人民、天津人民,可是人们却很少近距离的去了解河南淅川人民舍小家、为国家,那种背井离乡、无法言表的苦痛。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用北京的优秀教育资源去助力淅川和淅川人民。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饮水思源,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才不枉这凝结心血的工程。青年一代,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严格要求自己,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活在当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谱写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高一(9)班束佳骋
(图13)
本地实践交流活动,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通过交流,同学们不仅真切感受了“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精神,还学会了珍惜、感恩、传递和分享。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