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1
Slide 1
Slide 1
和一公告
民族教育

“I CAN FLY” 和平街一中北苑莲葩园校区2017年营地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17-09-03                发布人:

 20179月,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迎来了来自天山南北8个民族的80名内地新疆高中班预科年级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挖掘出自身的内在潜能,2017920-22日,和平街一中北苑莲葩园校区举办了营地教育活动。预科年级全体学生参与了活动,校长助理刘鹏、学生发展处主任洪娟以及德育教导员、内派老师、预科年级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作为小组导师全程参与了活动。香港著名社会工作者、体验式教育专家王慧玲女士所在团队担任专业指导。

预科年级学生来自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第一次到异地他乡求学四年,难免在生活、人际及学习等方面有着许多不适应。营地教育活动以“B ….. FLY”为主题,以B喻表Born/Baby,一个生命的诞生,其成长的目的就是Fly,能展翅高飞。但从BabyFly,需要一个过程,就是中间的五个点,代表五种素质:“U—uniqueness(确认自我独特性)”、“T—target(追求清晰的目标)”、“T—try(不断实践的尝试)”、“E—endurance(展现持久的坚忍)”、“R—renewal(保持更新的活力)”。“B ….. FLY”就是“Butterfly”,每个学生的成长,好像蝴蝶一样,从卵到幼虫,从茧到蛹、从羽化到最后展翅而飞,每一个阶段的身体都经历巨变。 

80名学生被分为8组,在小组导师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活动,不断探索自己,突破自我,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在快乐中实现跨越和成长。 

第一天,团队建立环节,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凝聚团队、学习解难环节,认识到生命蜕变需要的历程及素质。晚上的百变高中生涯晚会,同学们学习蝴蝶的进化过程,并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作对比,认识到不可能中的可能。通过一位工作者的高中生涯经历,认识到创造未来需要有的生命素质。 

第二天,“迎向新一天”拍摄任务。小组成员自己编写剧本,扮演角色,拍摄和剪辑出配乐、配图文的微视频,向新疆家人介绍在北京的新生活。通过拍摄,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新学习环境的连结及归属感,增加学生家人对学生生活状况的了解。晚上的微电影颁奖典礼,评选出“最佳团队合作奖”、“最佳剧情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让同学们体会到团队创作的成果,体会到视觉表达的力量,学会从多角度看待北京的新生活,学会聆听回应。 

第三天,“画出未来”、“同建未来桥”环节,考验团队的解难能力、资源及时间管理,体验与他人连结的重要性。闭营环节,通过回顾三天营会经历的活动,分享对自己的欣赏、对学校新的发现、对同学的连结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总结经验,彼此欣赏感谢,制定目标,开启新的学习和生活。 

“我更喜欢这里自由、自主的环境。为了把任务完成到最好,大家一起合作,相互成就”,预科学生阿依江说道。 

“我渐渐的发现了自己的领导能力。我也明白了真正有领导力的人要成就他人,欣赏接纳他人,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人”,预科学生王新民说。 

“营地教育活动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磨平的棱角,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外向。我学会了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学会了解决冲突,迎接挑战,直面挫折,分享成绩”,预科学生马岚月激动地说道。 

本次营地教育活动,以团体游戏及富有创造性的挑战为载体,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体验式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阳光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相信在营地教育的洗礼下,和一学子定会飞的更高,飞的更远,创造出无限可能,谱写出人生的精彩华章! 

  

 

 

合影3

 

合影8

 

合影12

 

乐在其中13

 

学生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