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02 发布人:
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双减”政策的逐步深入,为探索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途径,以教材为依托,深挖文本,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群策群力,促进校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月24日,和平街一中初中学段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和平街初中校区,开展“和合课堂”展示交流活动。
和平街初中校区李怡萱、庄媛两位老师展示了精彩的研究课。李怡萱老师展示的《最后一次演讲》。本节课从文章整体出发,着重感受演讲气氛、品读演讲语言,借助模拟演讲呈现理解,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演讲语言风格,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闻一多等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格魅力。本堂研究课设计的重点在于突破演讲词的特点,重点抓住“有感情”来分析,在字里行间的揣摩中既教会学生感受演讲词有感情这一特点,又学会多角度品析语言。庄媛老师展示的作文讲评课《凡人小事,细节如画》设计重点在于从期中作文中存在“审题”及“细节描写”两个大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梳理审题的区域、审题的内容及各区域之间标志性字词句及标点符号。通过分析学生考场的问题片段,观看视频资料,回归教材,向名家学习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掌握放大镜聚焦法和慢动作分解法,同时应用于实践。
集团初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王健龙老师对展示课进行了精准的点评。他认为两节课共同体现了非常扎实的文本功底,都很有文本意识,能从文本出发;研究题切入点恰如其分,非常精准;立足核心素养,寻找学生思维提升的路径;运用有效手段,提升课堂质量。李怡萱老师的课从演讲词最为有效的“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有抓手可寻;从句式、修辞、用语、语势、人称和标点方面品析语言,同时揣摩“有感情”这一特点;学生当堂精彩的演讲印证了教师指导方法的正确性。庄媛老师的课从期中考试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非常有针对性;对审题进行系统的归类梳理,针对学生问题有的放矢,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同时也提出建议:教师在做研究课时,要注意研究的引领性和带动性;要扎扎实实立足教材,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本次“和合课堂”展示活动,各校区各年级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精心备课,反复实践、不断打磨,力求呈现有价值、有思考的优质课。参赛教师打磨过程虽辛苦,但短时间内,极大地促进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强化了对课标的进一步理解,在落实“双减”政策,夯实核心素养的同时,增强了校区之间的切磋交流,让学生在阳光、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新的体验感和满足感。
撰稿人:庄媛
供图人:陈欣
核校人:黄国会
核发人: 邹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