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1
Slide 1
Slide 1
和一公告
教学教研

阅读教材明辨真意 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和平街一中奥运村校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系列报道(十二)

发布时间: 2021-07-09                发布人: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知识内化、形成框架的重要过程,是掌握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重要过程。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存在以学案、练习册、ppt代替教材的现象,学生长期缺乏对教材的阅读。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容易使学习陷入死记硬背、海量刷题的低效运行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和平街一中奥运村校区的教师们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践行党的教育纲领,以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本系列报道将分学科展示奥运村校区教师们的做法,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

 

 

以教材为本,以历史为鉴

 

初中历史教材是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最基本资料,奥运村校区历史教师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教材,适当整合教材,补充细节材料,创设历史情境,配以有效问题驱动学生学习,从而达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读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勾画关键词,同时将自己不明白的内容做好批注,充分利用教材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图片1

 

图片2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解读、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教师会借助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史料来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加强历史知识点与史料之间的有效联系,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其中,最基础的史料往往来自教材,在历史教学中通常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然后进行史料诠释,学会寻找史料关键词。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的知识对教材中的新知识进行有效批注,形成长链条思维,建立历史时空观念。

 

 

 

图片3

 

图片4

 

 

除文字材料外,图片材料也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重点。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他们对于教材描述的历史事件难以感同身受,因此对历史的理解时常停留在平面化的层次。教材是教本,也是学本。面对遥远的历史,教师以插图为媒介,帮助学生与书本内容进行对接,从而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不断了解历史、感知历史、内化情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历史教材注释,为历史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史料佐证、延伸教学思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除了正文的阅读,奥运村校区历史教师同样重视注释和课后拓展的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图片5

 

图片6

 

 

此外,为更加有效的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奥运村历史教师设计教材阅读单,在家里也进行有规划的教材阅读,在教学上深入加强家校合作。

 

 

图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