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1
Slide 1
Slide 1
和一公告
教学教研

阅读教材明辨真意 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和平街一中奥运村校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系列报道(四)

发布时间: 2021-05-14                发布人: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知识内化、形成框架的重要过程,是掌握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重要过程。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存在以学案、练习册、ppt代替教材的现象,学生长期缺乏对教材的阅读。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容易使学习陷入死记硬背、海量刷题的低效运行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和平街一中奥运村校区的教师们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践行党的教育纲领,以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本系列报道将分学科展示奥运村校区教师们的做法,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

 

语文课堂1+X的变化魅力

初中语文的教材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群活生生的学生,他们各有特色,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切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教学不单纯是预设目标完成的过程,更多的是生成目标完成的过程,那么,如何用足用活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如果语文教材是1,那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就是X1+X的组合让语文的外延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奥运村校区初二年级的语文老师会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调整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或调整或补充,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加工,使教材适应教学,让教材为教学服务,使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时,以教材的这篇文章为引子,引导学生对汪曾祺的散文进行群文阅读,通过群文阅读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的知识。

 

 

图片1

 

在学习文言文《核舟记》的时候,适当拓展文中提到的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核舟主题的呈现,更是拓展和积累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课外知识。

 

 

图片2

 

老师们还会让学生走进教材,恰当的融入生活素材,让生活和教材内容能紧密联系。通过参与、通过实践让学生去获得学习的愉悦,进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的融入一些生活素材,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进而增强学习的乐趣,获得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传统篇目《中国石拱桥》的时候,为了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设计让学生根据文字来画出你理解的赵州桥的样子。

 

 

图片3

 

这个环节既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巧妙的考查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力,一举两得。在学习八册下《庆祝奥林匹克复习25周年》这篇文章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说出五环的颜色,自行画出五环的标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五环的内涵,了解自己所在的地区正是依托了奥林匹克才得以建立和发展,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到生活中的知识,依托教材适当拓展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用活用足教材是今后教学的趋势,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是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一条道路。

总之,正确的认识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合理的使用教材必将促使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也必将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