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4-23 发布人: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知识内化、形成框架的重要过程,是掌握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重要过程。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存在以学案、练习册、ppt代替教材的现象,学生长期缺乏对教材的阅读。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容易使学习陷入死记硬背、海量刷题的低效运行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和平街一中奥运村校区的教师们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践行党的教育纲领,以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本系列报道将分学科展示奥运村校区教师们的做法,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
依托地理教材“学法指导”,助力中考复习规范答题
初二地理学科将要在6月27日进行北京市学业水平考试。本届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受疫情影响,对于七下中国地理部分知识掌握薄弱。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迎接学业考试,初二地理学科在复习七下中国地理基础知识部分时,李翠格教师依托教材“学法指导”栏目,规范答题思路、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北京版初中地理教材每个章节都有相对应解题技巧或答题思路的学法指导。越到后期复习,越要回归教材。比如:复习我国农业分布内容时,学法指导如下:第一步看教材图例。第二步找农作物类型——依据图例。第三步找农作物分布——对照地形、气候、降水等资料,分析原因。这样复习,有图有依据,既直观又简洁,并且学会了回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极大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规范了答题的内容和步骤。
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类型试题的学法指导如下:利用教材(下图左上)带领学生复习规范地理位置描述内容,其评价内容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同时评价教材同页“青藏高原”区域的地理位置,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初中地理教材里面很多板块内容非常精彩,比如“读一读”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巩固练习”可以提高课堂知识的巩固率等。在后期复习过程中,教师会继续依托教材,进行有计划、重落实的学科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