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3-24 发布人:
2025年3月18日,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在莲葩园校区隆重举行集团大学科部建设启动仪式,同时开展和一教育家书院名家讲堂第二讲。本次活动以“和合聚力启新程 学段贯通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整合小初高教研力量,探索集团一体化教研和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路径,旨在持续提升集团十二年一体化育人质量,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采用线下主会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刘强,北京二中朝阳学校校长陈鹏,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校长杨艳、党委书记王松,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校长宋妍妍,北京市朝阳区思政教育指导评价中心项目组班主任杨宁,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学校校长吴燕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党总支书记马向平、副校长好斯白音,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副校长周建萍、杜鹏、殷桂萍以及集团内各校区、成员校、手拉手学校的900余名教师共同参会。
活动伊始,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刘强发表致辞。他对学校大学科部建设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学科建设和教研模式面临挑战。成立大学科部,整合小初高教研力量,是适应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具有十二年一体化的教育优势,在朝阳区大学科部建设的指导下,推进集团大学科部建设,将有助于破解学段衔接难题,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贯穿育人全链条。刘书记还对学校大学科部建设提出了三点务实的建议,希望学校能为区域大学科部建设提供“和一实践样本”。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校长杨艳介绍了集团大学科部建设的目的及发展愿景。她指出,学校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背景下,积极作为,通过成立和一教育家书院、“双名”工作室,不断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一教育集团大学科部建设,聚焦学科小初高一体化教研体系建设,通过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实现教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合作,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教研格局,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促进集团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提升教育集团治理效能。学校将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小初高十二年一体化的教学展示活动、集团学科节、集团教育年会、贯通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为大学科部建设提供展示平台。杨校长强调,做好大学科部建设,要把握好三组关系,即学段教研与贯通教研的关系、学段贡献和长周期培养的关系、学科贯通和跨学科融合的关系。她鼓励老师们要积极作为,做开放的教育,做大教育,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教授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宋教授以“国际课程改革前沿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探讨了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必然趋势,深入剖析了教育5.0时代的特征与挑战,引发了与会者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深刻思考。他详细阐述了国际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指出了当前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他的讲座理论深厚、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前沿理念。他强调,新时代呼唤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他通过深入分析创造力与智力的区别,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创新人才、层层选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误区等,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循证培养与系统培养的新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思考。
学校副校长邓立对集团大学科部建设工作计划进行了解读。他从工作机制、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安排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工作的重点任务,使与会者对大学科部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行动要求。
此次大学科部建设启动仪式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整合集团和学科建设力量,破解学段贯通与衔接难题,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课程,构建集团教师发展共同体,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供稿:张晓红
供图:靳玮 赵一鸣
核校:邓立
核发: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