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5-17 发布人:
5月15日上午,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高一学生代表,在杨艳校长的带领下,走进清华大学,聆听长者教诲,感受清华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树立奋发之志。
在清华经管学院建华楼,和一同学们和清华大学“国优计划”的研究生同学同上一节课——一起聆听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关于“教育形式与政策”的报告:《仁而爱人:从大学生到大先生——对清华大学“国优计划”学生的期待》。李奕主任依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围绕坚定理想信念,立报国强国大志向;理解新质生产关系,贡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更多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报告中,李主任深入解读了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北京教育的改革实际,指出教育要坚守学生立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强烈呼唤并始终坚持让卓越教育人才培养更优秀的人。李主任的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和平街一中的同学们更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明晓了学校课程设置的意义,懂得了今天的学习与国家未来的关系,增强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力。
在清华“学堂路”上,杨校长结合自己在清华读博求学的经历,希望同学们要多渠道开阔眼界,开放心态,寻找学习制高点,不断发现和探索,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热爱,成为有自驱力的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自信、阳光中成长。“学堂路”的两旁有数不清的海报,各种学生社团的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以及世界教育名流大咖的报告讲座为清华教育助力添彩,这种丰富有益的学习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打卡清华食堂是同样值得期待的!在清华的15个餐厅中,同学们走进了清芬园,果然清华的美食让同学们赞不绝口。
在参观清华学堂、图书馆、北院、水木清华等途中,杨艳校长与清华大学博士生董玉雪、研究生仇梦真、王啸给同学们讲解清华的历史、清华大先生们的故事。杨校长讲到“清华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最美之处莫过于她的师生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内化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中,成为了清华人的精神长相。”同学们感受到了学堂路上学生自行车流匆匆奔学的紧迫感,图书馆里全神贯注学习的庄严感以及课堂上哲思敏锐的深刻性。同学们走着走着来到了荷塘,虽然此时正值晌午,没有朱自清的“月色”,但朱先生的塑像和“水木清华”的牌匾还有荷塘的美景让同学们流连忘返。大家在此合影,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圆梦理想!
“花到岭南无月令,撞水撞粉透性灵”。好的教育的发生是人、时间、场景等各种资源的良性化学反应,而场景是好的教育的 “发生源”,学校坚持将场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此次校长有约——走进清华,同学们与清华学子共同聆听长者的教诲,感受科学与人文的相得益彰,感悟大先生们的精神,走一走国学大师走过的小路,和清华学子聊一聊学习的意义,帮助同学们不断发现自己,让崇德向上的内驱力和生涯理想在清华园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助力每一个学生自信、阳光成长!
供稿:郝刚
供图:李恒斯
核校:张晓红
核发:杨艳